作者:陶艳梅
走出影院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《南京照相馆》以它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叙事,将那段沉痛的历史娓娓道来,如同一把利刃精准地刺破了岁月尘封的伤口,让我对南京大屠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。
影片围绕“吉祥照相馆”展开,这里本是记录市井烟火、定格幸福瞬间的地方,却在日军入侵后沦为冲洗暴行证据的场所。当一张张记录着同胞被残害的照片在暗房显影时,那种视觉冲击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难以言表。邮差阿昌从最初为保命而妥协帮日军洗照片,到逐渐觉醒并冒死传递罪证;照相馆老板金承宗虽害怕却仍偷偷保留关键胶片;戏伶毓秀在强颜欢笑中藏匿胶片……这些平凡人在生死边缘挣扎后的抉择,展现了人性光辉的伟大。他们在民族大义的一个个瞬间里迸发出自己的勇气,为了记录那些罪行,为了自己的家园。
而提及日军摄影师伊藤,他表面那么温文尔雅,实则却心如蛇蝎,虚伪至极。打着记录“美好”的旗号,用镜头去捕捉血腥场景。这种对比同时揭示了侵略者的残暴本质,也反衬出中国百姓守护真相的不易。而翻译官王广海的挣扎,则更具复杂性,他于夹缝中生存,最终良知觉醒,却也用生命作为代价,其人物形象立体而真实。
电影没有大肆的去渲染苦难,而是将重点放在人们的反抗与觉醒上。那些看似普通的黑白照片,却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记忆,那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铁证。当看到金老板拉动背景布展示祖国山河并喊出“大好河山,寸土不让”时,我的眼眶湿润了。这不仅是对故土的热爱,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精神。
如今,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,但历史的伤痕不应被遗忘。《南京照相馆》让我明白,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和故事,它们提醒我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。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,我们应当铭记历史、牢记使命,传承先辈们的爱国情怀,努力学习知识,增强国家实力,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。
这部电影还让我思考了影像的力量。相机不仅是记录工具,更是一种反抗的武器。在黑暗中,那些被保存下来的一张张底片如同火种,等待着揭示真相的那一刻熊熊燃烧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让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,也让我更加珍惜如今和平与安宁。愿我们都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与守护者,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